殯葬處禮請法鼓山試辦第3場佛教聯合祈福火化儀式 倡導「先火化」新殯禮觀念
發稿單位:臺北市殯葬管理處
發稿日期:112年10月05日
聯 絡 人:蔡名娟、劉瑞隆
聯絡電話:0988863816、0987030779
為倡導「先火化」新殯禮觀念,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特禮請法鼓山關懷院試辦佛教聯合祈福火化儀式,今年(112年)10月5日為第3場,已於上午6點20分至7點30分,完成祝福儀式後進行火化。
有別於傳統,佛教聯合祈福火化儀式發想係以冥陽兩利、讓亡者以最佳方式升華為依歸,由法鼓山主法法師引領關懷院助念團蓮友為火化者誦經祈福,在莊嚴的儀式及法師佛法開示中,祈願往生者蒙佛接引,安渡佛國淨土,離苦得樂,生者也安心。
臺北市殯葬管理處禮請法鼓山關懷院試辦的聯合祈福火化儀式,獲得各方認同與接受,本場次家屬報名踴躍,短短時間內已計有5位先人的家屬願意讓先人一起接受祝福,其中法鼓山果暉方丈亦低調為其俗家母親報名參與本次祝福法會,極具抛磚引玉之影響,盼能引導社會節葬、簡葬的風氣。
民政局局長陳永德表示,佛教聯合祈福火化儀式雖較傳統告別式更為低調簡樸,但儀式過程莊嚴肅穆不減,參與者對先人的尊重與敬愛亦無任何差異,感謝果暉方丈的親身參與及認同肯定。陳局長再次強調,先完成遺體火化事宜,若想再與遠方親屬齊聚辦理告別,也可以考慮先火化再告別,不只減輕治喪費用負擔,家屬更能有充份時間在火化後,依個人宗教信仰安排後續告別追思,沒有遺憾。
新聞連結網址
觀音道場--法鼓山
法鼓山 是一個觀音菩薩的道場
為了感念每一個成就法鼓山的助緣
法鼓山全球資訊網發起持誦【大悲咒】的長期活動
期盼將這份自利利人的善念 成就自身的功德
並化成對全世界的祝福
讓我們即日起家家戶戶持大悲咒 祈大平安
處處心有觀音菩薩
為己、為人、為世界祈願祝福平安!
請點選連結網址 http://mantra.ddm.org.tw/
慈悲的心地永清涼
七月正是盛夏炎熱的季節,大多數學生們都放暑假的日子。古詩云:“山川炎似火,天地熱如爐”。尤其是澳門和香港處於亞熱帶地區,空氣污染且非常潮濕,真悶熱得叫人難堪。儘管這麼酷熱的天氣,學佛者只要效法佛陀慈悲精神,看待世間一切眾生,自然就時時都會覺得心地清涼,因之而能驅除身外周圍暑氣的逼迫。所謂“慈悲的心地永清涼。”
“慈悲”為佛弟子進入佛門的第一步——耐勞忍熱,亦是於菩薩六度行中進一步的表現,入生“忍”法門,這是學佛慈悲“精進”的好現象。諸佛菩薩為救地獄的眾生,都不覺得是熱是苦;這都是用慈悲心去驅除大熱苦感的經驗。
忌諱的七月 世俗一般人,對於七月大多是忌諱的。家庭喜事,都避免在七月間舉行,尤其是年老一輩的人,仍然迷信七月乃是每一年度開地獄門時,地獄中的鬼魂多數出來人間飄蕩,深夜出門不小心,或時運低,容易碰鬼惹禍。更妙的是有些人甚至說七月不可婚嫁,七月娶的是鬼新娘,七月生的鬼孩子……等等胡說。把七月簡直當作是“鬼月”,事事忌諱。
佛歡喜日 其實,依照佛教來說,七月是最吉祥的好日子。因為七月是佛的歡喜月,正是眾僧結夏安居三個月修行功德圓滿。由於結夏安居間(自農曆四月十五日起結夏至七月十五解夏),修持悟道證果的佛弟子很多,所以佛陀非常歡喜。現在佛教中依然有很多學道者,或寺院中仍保持結夏安居、定期修持學法的生活,專心精進用功,亦得到龍神護法的歡喜,這麼說來,七月這個月豈不是最吉祥的歡喜月嗎?
某些人心中可能仍有多少的疑惑:自古以來,一到七月,無論哪一個地方,不管道教也好、神教也好、佛教也好,無不紛紛設壇大作“普度”法會,尤其是七月十五,仍有世俗人在其家門口祭祀孤魂野鬼,若不是鬼月,何故會“普度孤魂”?其實,有很多人大多不明白是怎麼一回事,認為是中國傳統習俗,人家拜我也拜。
盂蘭法會的由來 佛教“盂蘭盆法會”,相信很多人也未必知道盂蘭盆的意義是什麼?盂蘭盆的梵語是烏藍婆拿。盂蘭法會的由來:從佛教來說,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,在各地寺院所舉行的法會,簡稱為“盂蘭盆會”。
為什麼稱“盂蘭盆會”呢?這“盂蘭”翻譯為“解倒懸”,是極苦的意思。這是一種比喻,是人死後墮落於三惡道中,如餓鬼道中的眾生,腹大如鼓,喉細如針,飢餓難堪,如被倒懸著一樣,極為痛苦。“盆”是盛載食物的容器,就是說用這盆器盛著各種珍貴百味美食,恭敬奉獻佛僧,承仗三寶不可思議福田之力,以解救其“倒懸”之痛苦。所以稱為“盂蘭盆會”,也就是為解救先亡倒懸之苦,而盛設種種供養,奉施三寶之法會。
這法會的由來是佛在世時,其弟子當中有一位名叫目犍連尊者,他是佛陀十大弟子中以神通第一而見稱。一天他想起自己已經往生的母親,不知現在何處?於是目犍連尊者就入定中觀察,見到母親墮在餓鬼道中,受盡飢渴之苦,目不忍睹。尊者悲痛萬分,不忍母親飢渴的痛苦,急忙就用自己之缽盛滿白飯,運用神通送到餓鬼道中給母親充飢。其母見了白飯,急不及待地伸出雙手,接過盛滿白飯的缽,捧到面前,當開口吃時,突然由她口中噴出火來,整缽的白飯,都變成燒焦的炭,不能食用了。
目犍連尊者看到這種情形,心裡非常悲痛,不忍母親在餓鬼道中受苦,而自己又無法救得母親,使她脫離苦境!於是想起懇求佛陀代為設法,濟拔其苦縛。因此他就立即來到佛前,訴說自己母親在餓鬼道中所受的苦況,並說出自己運用神通之力盛飯給母親,而母親不得受食之情形,還至誠懇切地哀求佛陀慈悲救拔。
當時佛陀對目犍連尊者說:“你不要以為仗你的神通之力,就能救拔你的母親!要知道,娑婆世界眾生,一生都是積惡造業,罪根深重。如你欲想救拔母親,只仗憑你個人神通之力,非依仗大福德因緣之力量,確實是無法救離她脫出苦報!”
佛又教導目犍連尊者說:“你應當於七月十五日眾僧自恣日,虔誠廣設種種供物飲食,恭敬奉獻佛僧,承仗三寶威德福力,拔濟母親脫離餓鬼道中飢渴之苦!”目犍連尊者聽聞佛陀教導之後,依隨佛陀所示的方法,於七月十五日那天,預備種種飲食,盛於盆器之中,恭敬虔誠地奉佛獻僧;當時佛陀也由於這個因緣,而講了一部《盂蘭盆經》。由此可知,七月十五日,能設齋供佛及僧,其功德真能超薦七世父母之罪業。
結夏安居 佛陀為什麼這樣重視七月十五日,並說出這天供佛及僧有這麼大的力量,能救拔超脫七世父母之苦報? 那是因為佛在世時,有個制度,就是每年一到夏季,必定集合各地弟子一處,專心共同修持學法。自農曆四月十五日起,至七月十五日止,為期三個月,稱結夏安居期。由於這三個月期中,專心一意聽佛教授佛法,又能精進勤修,所以到了第三個月的最後一天——七月十五日,即眾僧自恣,慶祝九十天功行圓滿,多能證得果位。所以,諸佛菩薩龍天歡喜。因此,能在這天設齋供養佛僧,自然能得大功德力,超薦先亡眷屬,乃至七世父母,解脫三惡道中之苦。這就是佛教所說的七月十五的法會。
常思孝慈 所以《佛說孟蘭盆經》中說:“佛弟子修孝順者,應念念中憶父母,乃至七世父母,年年七月十五日常以孝慈,憶所生父母,為作孟蘭盆,施佛及僧,以報父母長眷慈愛之恩……。”由此經文中,我們可以大略體會出,每年七月普度法會的由來,大致與佛教的追思、憶念先亡父母恩,想超度往生善道的意義相同。只因時代經歷兩千多年,又是印度與中國的民情不盡相同,把這深具意義的孟蘭盆會,慢慢地改變形式,所含“救倒懸”的意義也都不存在了!反而將這最吉祥、有利於眾生盡孝恩、種福德的大好吉月誤訛為凶煞月。眾生就因是非顛倒,不但不造福因,更大殺牲畜,拜祭鬼神,實在毫無意義!
去諸熱惱 清涼自在 為佛弟子者切莫迷糊不清,必須要明白真理,對於慈悲濟世、利益人群的事業,固然要精進,不畏辛苦,不怕困難,但是對於自己學佛的目的,更不能不精進、不認真!尤其更應不畏辛勞艱苦地去追求人生兩項大事,也是我們每個人最切身的兩件大事。要知道人生的兩件大事,實在莫過於“生”與“死”,而最難解決的亦唯有生與死兩件大事。因此釋迦牟尼佛及十方過去、現在、未來三世諸佛和菩薩,無不都是為救度眾生的生死兩大事而顯跡於世間。
諸佛菩薩教化一切眾生:時常要抱持著“為人而做人”,如諸佛出現於人間,也是為度眾生而倒駕慈航。我們既是佛的弟子,就應學佛的精神,以為需要我們幫助的人群服務為目的,且應與眾生同苦樂。能做到這樣人我一體,則是“成功的人生”,亦稱得上有意義、有情感、真正活生生的人“生”!“生”事既能成功了,哪還怕“死”後不解脫呢?
學佛的人應重視“生”“死”,把握做人的機會,做好人生事業,則家庭和樂,社會安寧,天下太平,減少戰爭,真正去除熱惱,離此三界火宅,而達至諸佛菩薩清涼之境界!
文章採至http://magazine.fjnet.com/hykw/fxwz/wz14/w1424.htm
健康雜誌
康健雜誌副主編張靜慧以《台灣安寧療護亞洲第一,為什麼失智長輩無法善終?》的專題,榮獲107年度社會光明面新聞報導獎。以下5篇文章,為該專題系列稿件,可轉傳給朋友分享:
失智患者想善終,為什麼那麼難?http://bit.ly/2nLAJf9
該不該插鼻胃管?生命難題這樣思考http://bit.ly/2BmCEk6
5關鍵,失智長輩順利做神仙http://bit.ly/2weYVKG
陳炳仁:如果能重來,我會多給阿公吃幾根棒棒糖http://bit.ly/2OLlyhH
周貞利:在家送走兩位失智長輩,我沒有遺憾http://bit.ly/2L23Vbf
死,是人生必經的過程,
我們會怕是因為我們對死不了解,若了解了就知道生與死是一回事,沒有生那有死,怕死就不要生,故我們修行的目的,即是要學聖人證得不生不滅的境界,就是所謂的「解脫、成佛」。
我們凡夫要修行解脫,談何容易,要依聖道門修行,靠自力,經典告訴我們需要三大阿僧祇劫,那是不可說不可說的長遠,因此凡夫眾生總是頭出頭沒在生死的苦海中浮浮沉沉,求出無期。
所幸佛陀慈悲,不問自說,為我們介紹了念佛求生西方極世界的淨土法門,讓我們有機會,乘阿彌陀佛的願力,仗阿彌陀佛功德,在生命圓滿之際,屈伸臂傾之間蓮花化生到極世界的七寶蓮池,從此解脫生死輪迴,得不退轉還入娑婆,廣度眾生成就佛道!如果不修行,臨終的確是個大考驗啊!
此影片(請點連結)請大家耐心欣賞,值得多看幾遍喔!
觀音菩薩究竟是從哪裡來的?
在民間的小說裡有一部《觀音得道》,也不斷地被編成電影故事來傳播,內容描寫觀音菩薩是妙莊王的三公主出家得道,而妙莊王究竟是在哪個地區、哪個國家、什麼時代?並沒有人知道。但是在古老的印度,觀音菩薩有一個古道場,即是位於印度南方海邊一個名為「普陀洛伽」的地方,這是《華嚴經》中所提到,善財童子參訪的一位大善知識──觀音菩薩。
在中國浙江省定海縣的海上也有一座「普陀山」,由來是在西元第九世紀有一位日本僧慧鍔(八六○—八七三年來華),將一尊請自五台山的觀音像留在該島,那座小島即名為「普陀山」,並成為觀音菩薩在中國的道場。
至於在其他的經典裡,我們看到彌陀淨土的經典裡提到觀音菩薩在西方極樂世界,是阿彌陀佛的兩大脇侍之一;還有一部《觀音授記經》,說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一生補處菩薩,於阿彌陀佛涅槃之後成佛,那時的國土名為「一切珍寶所成就」,佛號是「遍出一切光明山功德如來」。
另外,我們也看到經典《一切功德莊嚴經》裡說,觀音菩薩是釋迦牟尼佛的兩大脇侍之一,也就是說,他並不只是阿彌陀佛的脇侍;《清淨觀世音普賢陀羅尼經》中也說,普賢菩薩是釋迦佛左脇侍,觀音菩薩是右脇侍。
目前我在著作裡面介紹的觀音菩薩法門共有七種,內容有淺有深,即是《延命十句觀音經》、〈白衣大士神咒〉、〈六字大明咒〉、〈大悲咒〉、〈觀世音菩薩普門品〉、《心經》和《楞嚴經》的耳根圓通法門。
這其中除了《延命十句觀音經》之外,其他的大家都很熟悉,而我現在勸勉大家念誦《延命十句觀音經》,這是我在日本看到的,日本白隱禪師(一六八五—一七六八年)曾寫過一本《延命十句觀音經》的靈驗記,近代的原田祖岳也有這種講法。現在我為大家念一下:「觀世音,南無佛,與佛有因,與佛有緣,佛法相緣,常樂我淨,朝念觀世音,暮念觀世音,念念從心起,念念不離心。」(收錄於《大正藏》卷四九頁三四五)
《我願無窮:美好的晚年開示集》http://www.ddc.com.tw/book/detail.php?id=2663
24小時服務專線 |0800-024-886 |( 02 ) 23634164 |服務範圍:桃園以北
地址|台北市大安區羅斯福路二段 77 巷 20 號
Designed by ezb2b2c